时间:2023-06-06 03:32:53 | 浏览:65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泰宁的节俗融合吸收了闽赣客家等多种文化精华所形成的一种独具地域特色的民间民俗文化。也是民间对神、人、情和心的完美寄托。
日常生活用品
清代 木质浮雕龙纹双层小书箱
这些个花灯也是泰宁所独有的。
上青桥灯
上青乡享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美誉,流传于上青乡的桥灯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俗文化活动,始于唐朝开元年间,至今已有1200余年。上青桥灯是用很多张长板凳连接而成的龙灯,前有龙头,后有龙尾,中间是一节一节的长条板凳,每张板凳的凳面上安有4个圆桶形灯笼,每个灯笼插一至二根蜡烛。板凳长约1.5米,宽0.2米,两头各凿一个方洞,用安有托板的木棍前后拴连,既能节节相连,每节又可灵活转动。桥灯由每家出一张板凳,暗喻人丁兴旺之意。泰宁为此特向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申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中国最长的板桥龙灯——泰宁上青板桥龙灯”,扬民族之文化、激华夏之豪情、立中国之奇绝,创世界之新最。
大田蚯蚓灯
肩扛近两米长的灯板汇集“十字街”连接灯队,队前有“大闹元宵”横幅开道,紧跟“风调雨顺”“五谷登丰”等彩旗迎风招展……闹灯时,灯队随着乐器声和观灯人群的呐喊助威声,忽拉向北,忽拉向南,忽相持不动,把灯板拉成几段。当地把这称为“大田蚯蚓灯”,就像蚯蚓一样,断了还能蠕动,寓意生生不息、越断越发。
大源赤膊灯
大源桥灯原称“火龙”,俗称“赤膊灯”,始于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相传为严氏先民从观看各地元宵灯市景象,根据生活、生产用火(如晚上集体用火把驱赶野兽)等现象感悟而自创的一种独特的原生态迎灯活动,相传迄今已900多年。
“赤膊龙灯”有两条,上大源、下大源各一条,“龙头”、“龙尾”用上等硬木经能工巧匠精雕细刻、髹漆涂饰而成。“龙身”由数十块甚至上百块(每户一块以上)长2.6米宽22米的杉木板,互相连接而成。两条龙灯,一条为“公龙”,一条为“母龙”,“公龙”龙头插齿烛7支属阳,肩烛4支,取四季顺利之意,龙头共11支烛,寓意新的一年一切从头开始;“龙身”木板上均分插上6支蜡烛,两端各插一束香共6支,寓六六大顺之意;“龙尾”插9支烛,寓长远长久、长发其祥之意;“龙肩”插书有“圣令”字样小红旗一面,为奉“天帝旨决”视察。“母龙”龙头齿烛6支属阴,肩烛4支,寓四季发财之意,合起来10支,则是十全十美之意;“龙身”木板上均分插上5支蜡烛,为五谷丰登;“龙尾”亦为9支,寓长长久久之意,“龙肩”插四方小旗一面,为奉“天帝”之命出游。
在迎灯队伍中,最前面是武乐:大鼓、大锣、大钹,那铿锵有力的锣鼓声,营造出热烈而狂欢的气氛;灯后面跟随的是文乐:二胡、唢呐、笛子等,吹奏出优雅而文静的曲调,悠扬悦耳的丝竹之音,营造出河清海晏的盛年气氛。
大源“赤膊龙灯”是最原始、古朴的一种迎灯活动,体现了先民对火的崇拜,也是村民团结和谐的象征活动。迎灯活动进一步拉近了村民、邻里之间和睦关系,是一项颇有价值的民俗活动。
这里介绍的是泰宁的特色小吃,我们也选择性地品尝了一些。其中有腹菇包、碧玉卷、仙草糕、乌株粳米糍。
游浆豆腐、陷心馒头、状元糍粑、尚书酒。
民俗活动图表现了民俗活动的具体内容。
这些是当年人们使用的一些日常用品。
但这些物件都是做什么用的,现在的咱们还能猜得出来吗?
因为和平古镇没有公共交通,我们要去泰宁古城必须到村外另一条路上去搭车。于是,我们便背着行李沿着乡村公路徒步走到村口。和平镇区周边的环境非常好,没有一家工厂企业,可数的也就是一两家竹制品厂和三四个茶厂,方圆几十里及上游地区更是山清水秀纯农业耕
游览完红军街,返回来参观尚书第。尚书第古建筑群位于泰宁县城中心的尚书巷,由尚书第和世德堂两组大型民居建筑组成,配套有绣楼、书馆、佛间、砻米间、仓库、厨房等辅房。这幢建筑始建于明朝天启年间,距今已有370多年的历史,系福建省现存规模最大、保存
尚书第整幢房子的建筑风格采取传统的“三厅九栋”连片的建筑形式,也就是每幢都有前厅、中厅、后厅,几幢并排相连,幢与幢以封火墙相隔,以廊门相通;厅与厅以封火墙或楹门相分;形成既相隔又相通,是一座既连片又独立的科学性、实用性很强的民居建筑形式。这
门头上刻有柱国少保字样的院落是最后一座院子。在这个厅堂里,展示着一个金色的轿子。这顶轿子称为鎏金龙凤纹状元轿。其木雕的精美让人惊叹。轿子的四面,每一面的内容都不尽相同。尚书第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叫做谏都。从名字上我们可以想象这部分建筑的用途
尚书第各个院子之间是有通道可以直达的,游览完书院,从过道直接就可以来到第二个院子,就是尚书第的主厅。这个院子就是李春烨的居所。尚书第的天井比较特别,都是由长条石块拼成的,成棋盘形,进水孔和出水孔比较讲究,而且它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下雨不积水
在泰宁县城和平街新华书店后面,有一条小巷子,叫梨树下。它3米多宽,两边的房子都有些年岁了,揣摩它的建筑风格和历史留下的沧桑面容,是明清时期留下来的,由于巷子狭长,古朴的建筑显得高大而凝重。小巷两边的砖墙上,当年红军刷写的宣传标语和文告清晰可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泰宁的节俗融合吸收了闽赣客家等多种文化精华所形成的一种独具地域特色的民间民俗文化。也是民间对神、人、情和心的完美寄托。日常生活用品清代 木质浮雕龙纹双层小书箱这些个花灯也是泰宁所独有的。上青桥灯上青乡享有“中国民间文
在尚书第内,专门有一个尚书文物展览。明 青釉三足炉明 嘉靖款云龙蕉叶纹渣斗明 凸弦纹半球钮小铜镜明 仿汉昭小铜镜明 蓝釉碗明 紫铜狮首双耳三足炉在泰宁,李春烨辞官孝母的故事一直在被人们讲述着。李春烨,46岁中进士,时母亲生日,为筹措精美食品
泰宁是福建省三明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闽西北部,是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县城。它建县于公元958年,北宋时期达到鼎盛,曾出现“隔河两状元,一门四进士,一巷九举人”的科举盛况,被宋哲宗赐予县名“泰宁”。今日的泰宁是个很好的旅游目的地,风景秀美
行程安排Day 1:全国各地 - 泰宁- 前往花儿基地入住Day 2:金湖 - 考察丹霞地貌、甘露寺等 Day 3:上青乡写生 Day 4:新桥乡写生Day 5:老虎际写生Day 6:李家岩写生Day 7:泰宁古城-尚书第- 返程行程咨询想
泰宁古城位于武夷山南麓的泰宁县城关,南有大金湖,东有兔耳岭。不仅有江南保存最为完好的明代民居建筑真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尚书第建筑群。还包括明早期到清晚期500多年中各时期建筑物,是我国江南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明代民居群。历史上人才辈出
来源:[泰宁县政府] 漫步古城,你既可在明朝兵部尚书李春烨的深宅大院里品味“江南第一民居”的美仑美奂,也可在临水而居的状元文化公园内触摸泰宁2200年的风雨沧桑,更可在新落成的有“上海新天地”美誉的灵秀商城内购物美食。夜色阑珊,你不妨坐上古
行程介绍:早上10点从到达泰宁古城,进入泰宁尚书第观赏,约一小时,之后在泰宁古城周围逛逛寻找美食,并进行午餐,约一个半小时。美食介绍:泰宁传统美食有:碧玉卷、魔芋豆腐、仙草糕、游浆豆腐、油糍、陷心馒头、暖菇包、乌株粳米糍、状元糍、鼓子菜、洋
泰宁古城位于武夷山南麓的泰宁县城关,古镇风光风情浓厚。(图片来自 IC photo)泰宁古城位于武夷山南麓的泰宁县城关,南有大金湖,东有兔耳岭,有福建特色旅游。(图片来自 IC photo)方圆面积226.5平方公里,辖22个行政村(含同兴
来源:[泰宁县政府] 漫步古城,你既可在明朝兵部尚书李春烨的深宅大院里品味“江南第一民居”的美仑美奂,也可在临水而居的状元文化公园内触摸泰宁2200年的风雨沧桑,更可在新落成的有“上海新天地”美誉的灵秀商城内购物美食。夜色阑珊,你不妨坐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