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6 04:09:30 | 浏览:86
福建泰宁古城,有着“汉唐古镇、两宋名城”的美誉,有着“一门四进士,隔河两状元,一巷九举人”的盛况。古城的一世柔情,淋漓的体现在这些青石瓦墙里,在这里,可以读到兴盛与衰落、消逝与往复,让人在不同的时间维度中,回望历史。
走进尚书巷,最显著的特征,是簇群式的明清古建筑,一幢幢青砖黛瓦,朴实厚拙,它的姿态,具有浓厚的徽派建筑特色,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依旧极富质的美感,蜿蜒曲折的青石板路与民居院落构成了老街独特的韵律。
泰宁访古,人们说的最多的,就是明少保太子太师兵部尚书李春烨的府宅“尚书第”。尚书第,俗称五福堂,坐落在县城尚书街,始建于明天启元年(1621年),座西朝东,南北长87米,东西宽60米,占地面积5220多平方米,是目前我国南方保存最完好的明代民居建筑群真品,198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跨入尚书第北大门,迎面是贯通五幢主体建筑的甬道。这甬道的路、墙及几重方形门洞均以坚石砌就,高巍深长,气势雄镇。尤其那几重石门,左右参差,交错有致,平实中显出几分威严,行走其间,让人有一种肃然起敬之感。尚书第占地5400平方米,建筑面积4500多平方米,主体5幢,辅房8幢,共120间,坐西向东,一字排列,前有甬道,后有花园,是一座典型的按照泰宁传统的“三厅九栋”建筑格式排列的封火墙木构架建筑群。
正楼门额锈刻着天启皇帝赐封的“四世一品”楷书巨匾,先声夺人。这是尚书第的主厅,也是整体建筑的精华。当年李春烨就居住在这幢房子里,现在把它辟为泰宁县文物陈列馆。按明朝的封赠制度规定,李春烨的本职官位为正二品,加虚御为从一品。李春烨本人及妻子、其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四代人都享有一品官的荣耀,匾保存的非常完整。
院内的门楼,全用条石构筑,墙面匾额、柱梁和须弥座均精雕人物、飞鸟、卷草、团花等图纹,并用重叠斗拱构成。从南端起分别题刻着“尚书第”、“柱国少保”、“四世一品”、“礼门”、“义路”、“曳履星辰”、“依光日月”、“都谏”等字样,匾额的枋檩柱头雕刻着各种精巧图案。
尚书第保存得如此完好,得益于它布局严谨,宏伟壮观。传统的“三厅九栋”连片的建筑,每幢都有前厅、中厅、后厅,几幢并排相连,幢与幢以封火墙相隔,以廊门相通;厅与厅以封火墙或楹门相分;形成既相隔又相通,既连片又独立的科学性、实用性很强的民居建筑形式,非常值得一看。
尚书第古建筑群从总体到局部都是历史的见证,建筑的精华,文化的传承。是闽西北赣东南,乃至江南最典型、最完整的古代民居精品建筑群落之一,是高雅建筑群的缩影。徘徊于尚书第中,望着头顶那片被建筑格局裁成的狭长天空,飘飞的白云仿佛正述说着李氏家族的往事沧桑。几百年过去了,有多少事都被揉碎在这一砖一瓦中,可尚书第这座古建筑却依然独卧着,见证了古老泰宁深厚的历史人文的沉淀,令人记忆深刻!
泰宁是福建省三明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闽西北部,是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县城。它建县于公元958年,北宋时期达到鼎盛,曾出现“隔河两状元,一门四进士,一巷九举人”的科举盛况,被宋哲宗赐予县名“泰宁”。今日的泰宁是个很好的旅游目的地,风景秀美
行程安排Day 1:全国各地 - 泰宁- 前往花儿基地入住Day 2:金湖 - 考察丹霞地貌、甘露寺等 Day 3:上青乡写生 Day 4:新桥乡写生Day 5:老虎际写生Day 6:李家岩写生Day 7:泰宁古城-尚书第- 返程行程咨询想
泰宁古城位于武夷山南麓的泰宁县城关,南有大金湖,东有兔耳岭。不仅有江南保存最为完好的明代民居建筑真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尚书第建筑群。还包括明早期到清晚期500多年中各时期建筑物,是我国江南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明代民居群。历史上人才辈出
来源:[泰宁县政府] 漫步古城,你既可在明朝兵部尚书李春烨的深宅大院里品味“江南第一民居”的美仑美奂,也可在临水而居的状元文化公园内触摸泰宁2200年的风雨沧桑,更可在新落成的有“上海新天地”美誉的灵秀商城内购物美食。夜色阑珊,你不妨坐上古
行程介绍:早上10点从到达泰宁古城,进入泰宁尚书第观赏,约一小时,之后在泰宁古城周围逛逛寻找美食,并进行午餐,约一个半小时。美食介绍:泰宁传统美食有:碧玉卷、魔芋豆腐、仙草糕、游浆豆腐、油糍、陷心馒头、暖菇包、乌株粳米糍、状元糍、鼓子菜、洋
泰宁古城位于武夷山南麓的泰宁县城关,古镇风光风情浓厚。(图片来自 IC photo)泰宁古城位于武夷山南麓的泰宁县城关,南有大金湖,东有兔耳岭,有福建特色旅游。(图片来自 IC photo)方圆面积226.5平方公里,辖22个行政村(含同兴
来源:[泰宁县政府] 漫步古城,你既可在明朝兵部尚书李春烨的深宅大院里品味“江南第一民居”的美仑美奂,也可在临水而居的状元文化公园内触摸泰宁2200年的风雨沧桑,更可在新落成的有“上海新天地”美誉的灵秀商城内购物美食。夜色阑珊,你不妨坐上古
来源:[泰宁县政府] 漫步古城,你既可在明朝兵部尚书李春烨的深宅大院里品味“江南第一民居”的美仑美奂,也可在临水而居的状元文化公园内触摸泰宁2200年的风雨沧桑,更可在新落成的有“上海新天地”美誉的灵秀商城内购物美食。夜色阑珊,你不妨坐上古
位于武夷山南麓的泰宁县城关,有江南保存最为完好的明代民居建筑。历史悠久、古为“归化镇”,距今已有1340年的历史。文物古迹众多,素有“汉唐古镇、两宋名城”之美誉。可惜已经晚上了,尚书第关门了。古城不大,走几步就到了,有各种土家炒菜馆,想着泰
继大年初五上午10时,泰宁新春“福”文化、民俗文化和客家小吃在央视新春特别节目《2023千家万户中国年》现场直播后,当天下午4时、大年初六上午8时,泰宁县非遗文化分别登上央视新闻客户端《向春而行》、央视新闻《朝闻天下》栏目的舞台。泰宁古城年
福建泰宁寨下大峡谷,一个惊艳的自然景观。它由三条峡谷首尾相连,呈环状三角形,犹如一条金色苍龙蜷卧在群山之中。这里是泰宁修建的第一条地质科考路线,联合国专家称之为“世界地质公园的榜样景区”。三条峡谷分别由流水侵蚀、重力崩塌和构造运动形成,联合
三江汇流之地——福建省/泰宁古城泰宁县,隶属三明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脉中段的支脉杉岭东南,居两省三地市交界处,总面积154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104071人。县城杉城镇,位于泰宁县中部,总面积226平方公里,是泰宁县政治、经济、文
泰宁县隶属三明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脉中段的杉岭支脉东南侧。北靠邵武,东连将乐,南邻明溪,西接建宁,西北紧贴江西黎川。泰宁四周为大山环绕,境内形成溪谷盆地,地貌类型有中山、低山、丘陵和盆地。地势总特征是四周高,中部低,由西北向东南倾
因为和平古镇没有公共交通,我们要去泰宁古城必须到村外另一条路上去搭车。于是,我们便背着行李沿着乡村公路徒步走到村口。和平镇区周边的环境非常好,没有一家工厂企业,可数的也就是一两家竹制品厂和三四个茶厂,方圆几十里及上游地区更是山清水秀纯农业耕
游览完红军街,返回来参观尚书第。尚书第古建筑群位于泰宁县城中心的尚书巷,由尚书第和世德堂两组大型民居建筑组成,配套有绣楼、书馆、佛间、砻米间、仓库、厨房等辅房。这幢建筑始建于明朝天启年间,距今已有370多年的历史,系福建省现存规模最大、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