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李春烨与泰宁古城

2023-06-06 04:21:36 651

摘要: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的泰宁,有一个叫李春烨的人,读书很刻苦,切身印证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千古格言,他孜孜以求,不达目的不罢休,虽然说不上“皓首穷经”,但也在年近知天命,46岁方成正果,体现了科举制度的魔力,在唐代有“五十少...

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的泰宁,有一个叫李春烨的人,读书很刻苦,切身印证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千古格言,他孜孜以求,不达目的不罢休,虽然说不上“皓首穷经”,但也在年近知天命,46岁方成正果,体现了科举制度的魔力,在唐代有“五十少进士”的说法,李春烨中进士还算年轻呢,这是他四次进北京参加会试了,当时从泰宁到北京路上要两个多月的时间,遍观南北风土人情,是个见了大世面的人,实现了当时每个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抱负,他在泰宁城留下了一栋恢弘的明代建筑艺术精品----尚书第,按照中国传统人生三大事----“娶妻、生子、建房”,对于已经有着一妻二妾,五子四女的李春烨来说,他的人生是相当的圆满,可遗憾的是,史书并没有为他立传,连县志都没有,究其一生,因为结交阉党,大节有亏,没有资格进入史家笔端,从现有的文献资料记载,李春烨辞官回乡后,有人朝他脸上吐唾沫,受尽羞辱,如果不是因为尚书第这栋国保级的建筑,李春烨这样的人完全可以堙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不管怎样,在明末那样复杂的历史条件下,李春烨的人生充满传奇色彩,走进泰宁古城,解读李春烨,解读一个王朝末日的背影。

李春烨的科举生涯

明太祖朱元璋下诏:“非科举者,毋得于官”,就是说,凡是没有通过科举考试的,都不许做官,科举制度到了明朝,高度定型化和程式化,成为了“永制”,完全成了进入仕途的惟一出路,同时创立了“八股文”,科举制度在明代达到了鼎盛时期,福建在明代也是全国科举强省,有资料显示,明代全国共取进士24876名,福建有2417名,占全国的9.7197%,总体而言,明代每10.3个进士,就有一个来自福建,这么高的比例,毫无疑问在全国排在第四位,次于江苏、浙江、江西;那么泰宁所属的邵武府共考取39名进士,在福建的八府一州中排名倒数第二,仅比福宁州好;在邵武府所辖的四县中,泰宁共7名进士,排第三,次于邵武县的20名和建宁县的8名,比光泽县的4名好,事实上福建的进士集中在沿海的福州、泉州、莆田、漳州,由此可见,有明一代,福建的山区科举是很落后的,可以这么说,泰宁县人李春烨能够矢志不移,永不言败,最后金榜题名,虽然成绩只是三甲第十二名进士,但这种发奋努力,顽强拼搏的精神,确实是难能可贵的,他不为命运所屈服,三次进京会试都名落孙山,最后第四次终于成功了,值得我们后人学习!

按照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礼部颁发的《科举成式》的规定,科举的阶梯是在预备性考试也就是院试合格,考中秀才后,依次要通过乡试(考全省的秀才,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解元)、会试(乡试的第二年,考全国的举人,考中者为贡士,第一名会元)、殿试(会试后的下一个月,在宫殿中举行,考会试合格的贡士,不存在淘汰,只是对贡士重新排名成为进士),才能达到士人梦寐以求的“金榜题名”的目标,这一成式直到1905年废除科举。

李春烨生于明隆庆五年(1571年),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也就是18岁中的秀才,在明代,考中秀才,意味着跨入了中国绅士社会的门槛,秀才要穿青衫,头戴一顶象征秀才身份的“四方平定巾”,相当于现在的学士学位帽,不仅外表有显著的变化,而且地位比普通人高出一等,在政治上见了知县不必下跪,官府也不能随便对他们用刑,一般人见了秀才要叫“老爷”,此外,秀才家的别人家的高出三寸,成为其光耀门楣的具体表现;在经济上,秀才家按朝廷规定,可以免除地丁钱粮和赋税徭役,在乡村,除了进士举人,秀才是地位最高的人,《儒林外史》写的范进中了秀才后,他的丈人胡屠夫教训他的话就是形象的描述了秀才的地位,他说:“你如今中了相公,凡是要立起个体统来。家门口这些做田的、扒粪的,不过是平头百姓,你若是同他们拱手作揖,平起平坐,就是坏了学校的规矩,连我脸上都无光了。”

明万历三十四年丙午(1606年)36岁的李春烨中举人,在明清时期,乡试称为“大比”,按《科举成式》,乡试的考试时间是子、午、卯、酉年的八月,由于八月还是秋天,所以称“秋闱”,考中举人,是人生的一大转折,从此便踏上了荣华富贵的坦途,举人已经是正式的科名和资格了,即使会试没能考中进士,也可以通过吏部铨选而做官,和秀才见到知县不同,举人是会见,也就意味着举人有与县太爷平起平坐、地位相等的身份。范进中举后的那副形象已经从侧面反映了举人在社会的身份和地位了。

乡试的第二年就是会试,也就是丑、辰、未、戌年的二月举行,会试又称“春闱”,明万历三十五年丁未(1607年),李春烨和江日彩一同进京会试,江日彩考中进士,而李春烨却名落孙山,后来李春烨连续在1610、1613年进京会试,都铩羽而归,但这并没有动摇他的意志,最后在明万历四十四年丙辰(1616年)考中三甲第十二名进士,走上了仕途,开始了他人生的传奇经历,和他同中进士的还有明末重臣、清初功臣----泉州南安洪承畴(考中二甲第十七名进士),名声不好的阮大铖,这两位在历史上难以抹杀,特别是洪承畴,靠镇压农民起义绞杀闯王高迎祥得到朝廷重用,位高权重,后来兵败松山,投降清朝,成为清初统一全国的有功之臣,这样一个晚明年代,怎不让李春烨充满传奇色彩?

为官十一年晋升十四级的传奇经历

李春烨生于明末,他考中进士的那一年,1616年,原来的明朝建州卫都指挥使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正式建立了金朝,改元天命,史称后金,也就是说,在祖国的大地上,女真不再是明朝的部属,而是和明朝处于同等地位的并立政权,努尔哈赤称明朝为“南朝”,和大明王朝分庭抗礼,公开反叛明朝,接连攻下了东北重镇开原、辽阳、沈阳,沉重的打击了明王朝,这时候的李春烨相继任行人司行人、1620年任工科给事中,1622年任户科右给事中,1623年任吏科左给事中,1624年任刑科都给事中、湖广布政使右参政;不久,李春烨被召回京,重用为太仆寺少卿;1626年,李春烨仕途腾飞,晋升兵部右侍郎,也就是这一年,原邵武知县袁崇焕在宁远独守孤城,用红夷大炮挫败努尔哈赤二十万铁骑,努尔哈赤慨叹:起兵二十五年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没想到吃了袁蛮子的大亏了!遂气愤,8月背疽病发死在沈阳。大明朝廷论功行赏,李春烨晋升兵部尚书(大司马),协理京营戎政。

1627年,皇太极继续攻明,挥兵宁远,以洗父亲努尔哈赤兵败之耻,同时进攻锦州,受到了顽强的抵抗,攻锦州不克,转而攻宁远,袁崇焕早有准备,沉着应战,后金兵伤亡惨重,锦州守将出城与宁远互成犄角之势,皇太极腹背受敌,伤亡很大,无心再战,皇太极回师沈阳,继“宁远大捷”后,明朝再次取得了“宁锦大捷”,李春烨治理禁军有功,加封太子太师,进阶勋柱国,赏给很多金币;奇怪的是,袁崇焕反被污以“救锦不力、有心议和”的罪名,解夺兵权,削职回乡,史家评论:这样的朝廷,政治如此腐败,不亡国实在是天理难容。

袁崇焕被撤职回乡,李春烨却是主动要求辞职回乡,先在宁锦战前,就以母亲90大寿为由,请求天启皇帝准其辞职回家终养老母,尽人子之孝,天启皇帝先是不允,最后耐不住三次请求,于是当着众大臣的面,赞扬李春烨很有孝心,尽孝道,希望在全国形成一种“孝恬”的风气,由大学士张瑞图题写“孝恬”匾额,加封“太子太傅”;皇宫三座大殿烧毁后重新建成,李春烨主持营建有功,加封少保兼太子太师,诰赠“四世一品”,就在李春烨回乡的路上,8月26日,天启皇帝病死,他的弟弟朱由检继位,查处阉党魏忠贤,颁布《钦定逆案》,李春烨受“结交近侍又次等”罪,列入“黑名单”,一百二十九人,论徒三年,输赎为民,李春烨回家安享晚年,袁崇焕被召回京,崇祯皇帝朱由检在平台召对,共图“复辽大计”,1630年,袁崇焕在北京菜市口被磔刑处死,终是一场冤案;明王朝也是气数已尽,这时的洪承畴任三边总督,进剿李自成农民军,把李自成杀得大败,仅剩18骑退到商洛山中,幸得清军南下,京师戒严,朝廷要洪承畴迅速“廓清”,移师护卫,李自成得到了喘息的机会,大明朝廷内忧外患,在清军和农民军的东西夹击下,已是穷途末日,面临覆亡的危险,1637年十一月初三,李春烨寿终正寝,难道李春烨也预感到了明王朝也要随他而去?

宣扬以“孝恬”思想为核心的尚书第文化

泰宁古城是一座明城,城中的炉峰山如一轮红日,护城的杉溪河似一道弯月,明城的房屋似星星点点,构成了明城的日月星格局;明城的日月,浸没在杉溪河畔昼锦门外的埠头,浮现在邹氏老太和儿媳江氏夫人翘首企盼的眼里,更是飞扬在北京皇城奉天殿奋笔直书的殿试贡生和孝子李春烨满腹的才情里,这是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暮春三月,江南草长,群莺乱飞,北国冰雪消融,运河开渡……午门外唱名:----福建邵武府泰宁县贡生李春烨---三甲第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中了,中了!捷报传到泰宁,邹氏老太和江氏夫人激动地相拥,喜极而泣,四十年了,多少个青灯书影相伴寒窗苦读的日子,我们的“赤仂”终于熬过去了!命运注定这是一个传奇!大器虽晚成,青云能直上,李春烨沿运河南下,越仙霞岭,荣归故里,踌躇满志,做好了人生的十年梦想:官升十一级,建一栋大房子----尚书第古建筑群!

“为宦他乡桑梓爱,家国千秋同感戴!”让闽西北大山深处的泰宁小城越发的明亮了,正像他的名字“烨”一样,泛发出熠熠生辉的的光芒,状元故里、江南明城,耀眼夺目!

一生饱读圣贤书的李春烨,在他的豪宅里处处体现了浓厚的儒家传统文化,在尚书第第二幢空旷场院上,各设置一座院门,增添了空间的层次感,院门石匾上镌刻“义路”、“依光日月”;“礼门”、“曳屦星辰”,传递出深厚的儒家文化意蕴,《孟子.万章下》说:“夫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义路、礼门两句合起来的意思是:通过仁义之路,进入礼教之门。

李春烨晋爵少保兼太子太师并返籍奉母之时,明熹宗让大学士张瑞图代书的“孝恬”之匾,极合崇礼守仪的家风。李春烨为母亲邹氏梳头的蜡像,孝亲之情真切感人,令人为之动容,第三栋的后厅上方就挂着“孝恬”这块髹漆绿字匾,孝即孝顺,恬是恬静、淡然的意思。孝恬的意思是表扬李春烨对官场的荣华富贵淡然处之,毫不在意,而要求回家行孝道侍奉老母。材料上说,泰宁知县曾为李春烨造了一尊恩荣坊,旌表孝亲之诚。

历代朝廷都以孝治天下,“忠臣出孝子之门”,尚书第李家人世代都以“孝恬”为荣,自号“孝恬堂”,一方面是一种荣耀,另一方面是维系李春烨家族荣衰的护身符,“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尊老是一种传统美德,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德乃人之本,孝为德之先。孝亲敬老是人伦道德的基石,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的精华。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身边老人对我们有关爱之恩,对于他们,我们都应以感恩之心来回报。

“百善孝为先,行孝当及时”。老年是人生中阅历最丰富的时期,但也是人生中最孤独、最需要关怀的时期。敬老不以事小而不为,助老不以事难而不为。我们从尚书第主人李春烨身上看到了人生至善至孝的光环,正是他对母亲的孝心才得以让母亲安享高寿,奏出了人生至孝的和谐乐章,是我们当代人的道德典范和楷模。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友情链接
币圈社群欧易官网